本报记者 周文军 通讯员 朱雷
为了支持三农发展,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2009年12月,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宜宾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宾农担)。宜宾农担定位为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助农增收为核心,以市场化运作、专注农业、独立运营的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宜宾市财政局为主管部门和控股股东。宜宾农担现有资本金3.27亿元,下设翠屏区、南溪区、长宁县、高县、筠连县、兴文县、珙县、屏山县8个县(区)分公司。同时与四川省再担保公司、四川省农担公司、宜宾市叙州区农担公司、宜宾市江安县农担公司等形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2020年7月加入国家融担联盟再担保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宜宾农担的抗风险能力。
宜宾农担成立以来,按照宜宾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己任,增强做好农担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安排部署工作的方向指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十三五总体规划”“十四五总体规划”和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中构筑“宜宾强支”计划,在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和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成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在竹、茶、猪、蚕、水产“五字经”和酿酒专用粮、油樟等特色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建设中,做到广覆盖,精准发力,有效实施。
创新财政支农模式
按照宜宾市政府积极开展以“补改投、补改金、补改购、补改保、补改贴”为主要内容的“五补五改”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大力推动“补改保”工作。将原来财政为农业产业提供的“无偿补助”改变为“担保撬动”。主要采取由市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设立政府基金,政策性担保公司按10倍-20倍进行担保放大与银行合作,风险责任多方共同分担合作方式。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项目共管”的合作模式,政银担三方深度合作,各司其职发挥优势,支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项目和产业集群化发展。2017年以来,在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公司已陆续推出“好农贷”“收储贷”“乡村振兴贷”“惠林贷”“党建专项资金贷”等多个政银担合作产品,撬动近30亿元资金投入“三农”领域(其中“乡村振兴贷”担保总额6.05亿元),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助力服务“三农”。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风险责任由银行、担保产品基金、县(区)政府、农担公司各按一定比例分担,单个责任主体最高承担的风险责任不超过40%。且目前多数担保产品已报送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合作,进一步引入国家融担基金和四川再担保公司作为分险主体,实现多方共同合力,风险共担、责任共管,为长效助推三农发展提供了保障。
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和准入门槛
担保费率由原来的2%-2.175%调整下降至0.5-1%,且新推出的农担业务产品年担保费率基本都低至0.5%,切实为农业经营主体降低了融资成本,减轻了负担,让农户、涉农企业得到实惠。同时着力打造“以信为本”的良好农业融资环境,突破了传统的抵押担保模式,进一步简化担保流程,为宜宾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一个“准入门槛低、手续简便、政策优惠、覆盖广泛”的农业产业信贷担保支撑体系。
构建三级联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按照中、省、市文件要求,全面构建起以省级为龙头、市州为纽带、县级为基石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目前已在我市形成省级农担融资通道、市级农担融资通道、县级农担融资通道,多个融资通道共同合力,共同支持我市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县级龙头企业,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力发展,切实解决融资需求,共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成立“乡村振兴银行”
2020年10月,四川省首家乡村振兴银行--宜宾市商业银行乡村振兴支行揭牌暨签约仪式顺利举行,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市林竹局、市水利局、宜宾市商业银行、市农担公司签署了《政银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强化了“政银担企”的合作力度,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到乡村振兴,为涉农企业提供了更高效、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
截至2021年6月,宜宾农担已累计为小微涉农企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75亿元,扶持产业包含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乡村旅游观光、产业扶贫、村集体发展等多个领域,涉及担保客户5200余户(次),解决了15万户农民就业,带动了70万户农户增收致富,为全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宜宾农担将继续根据宜宾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入“三农”产业。充分发挥农业担保“金融放大器”和“产业助推器”作用,为切实解决全市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农增收以及脱贫攻坚后的全面乡村振兴建设作出更大贡献。